政策發(fā)布丨南平市企業(yè)“人才飛地”管理和支持辦法
南平市企業(yè)“人才飛地”管理和支持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深入貫徹中央、省委和市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zhàn)略,發(fā)揮高端人才支撐引領綠色高質量發(fā)展作用,根據《南平市“才聚武夷”行動計劃》、《南平市深化“才聚武夷”行動計劃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zhàn)略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南平市企業(yè)“人才飛地”(以下簡稱“飛地”),是指我市重點企業(yè)單位在南平市行政區(qū)劃外,人才聚集程度高、創(chuàng)新活躍度強的重點城市,特別是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qū)等創(chuàng)新人才高地示范區(qū)建立的研發(fā)基地、科技孵化器和技術轉移中心等平臺機構。
第二章 申報主體和條件
第三條 “飛地”的申報主體為在南平市行政區(qū)劃內具有獨立法人資質,近三年年繳稅收半數以上在南平繳交且研發(fā)的主要成果在南平落地轉化的重點龍頭企業(yè)(龍頭培育企業(yè))、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è)和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è)。
第四條 申報“飛地”的平臺機構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申報單位對平臺機構擁有實際控制權,原則上該平臺機構與申報單位在主營業(yè)務領域和研發(fā)方向上應具有一致性,重點支持“五個一”生態(tài)優(yōu)勢產業(yè)、“3+4+5”重點產業(yè)集群和新興產業(yè)。
(二)固定辦公場所和研發(fā)場地不少于200平方米,能夠滿足企業(yè)科技孵化、技術研發(fā)、創(chuàng)新服務的需要。
(三)有開展國際國內科技合作的基礎和經驗,與不少于1家當地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和專業(yè)機構簽訂合作協(xié)議。
(四)平臺機構成立1年以上,具有一定的研發(fā)技術力量,原則上應擁有不少于5名專職研發(fā)人員,其中符合省級高層次人才認定標準的不少于1人。
(五)平臺機構成立以來,圍繞申報單位技術難題和發(fā)展方向,研究開發(fā)自選新技術、新產品或新課題不少于2項,且在我市進行技術研究成果轉化。
第三章 認定程序
第五條 在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由市科技局負責具體申報工作的組織。“飛地”申報認定程序:
(一)發(fā)布通知。市科技局會同市工信局、人社局等部門發(fā)布“飛地”申報工作通知,明確相關要求,組織發(fā)動申報;
(二)材料審查。在屬地業(yè)務主管部門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的基礎上,市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對申報材料進行復審,必要時進行實地考察;
(三)資格公示。根據復審和考察的情況,市科技局會同市工信局、人社局研究提出擬認定的“飛地”名單,向社會公示5個工作日;
(四)研究確定。對公示無異議的擬認定“飛地”名單,報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確定。
第四章 支持保障
第六條 對“飛地”全職引進的符合福建省高層次特級、A類、B類、C類認定資格(含省外相當層次)的專業(yè)技術人才,由受益地財政分別給予100萬、50萬、25萬、12.5萬的獎勵,并頒發(fā)“南平人才卡”,享受其相應人才待遇。
第七條 對“飛地”全職引進的人才,可在南平市參加職稱評審和職業(yè)資格(技能)考評;可按規(guī)定申報市級各類人才計劃項目。
第八條 經認定的“飛地”獲得當地省級及以上研發(fā)基地、科技孵化器和技術轉移中心等平臺機構相關稱號的,由受益地財政按對應的福建省平臺獎補標準的30%予以支持。
第九條 經認定的“飛地”在攻克南平產業(yè)發(fā)展瓶頸、帶動產業(yè)結構調整中起關鍵作用,或產生重大經濟效益的,按照“一事一議”給予重點支持。
第五章 評估管理
第十條 “飛地”管理和支持期為5年,期內實行績效評估機制??冃гu估工作由市科技局牽頭組織實施。評估結果分為“合格”、“不合格”兩個等次。評估結果為“不合格”的,如整改后仍達不到標準的,取消“飛地”稱號,所聘用的人才不再享受相關的獎勵。
第十一條 績效評估內容:包括“飛地”年度規(guī)劃建設,是否有健全的組織機構、相應的管理制度、良好的配套條件,年度研發(fā)、獲得成果情況,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年度目標完成情況,人才在崗和作用發(fā)揮情況等。
第十二條 “飛地”實行動態(tài)管理機制,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飛地”建設的宏觀指導;市科技局、工信局、財政局、人社局負責“飛地”的跟蹤管理、績效評估、人才認定等方面職責。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三條 各縣(市、區(qū))重點企業(yè)在南平市級建立并入駐指定區(qū)域的研發(fā)基地、科技孵化器和技術轉移中心等平臺機構,參照本辦法管理。
第十四條 本辦法由市科技局會同市委人才辦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 本辦法自印發(fā)之日起施行。
來源:中共南平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稿費說明】對本網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請第一時間主動聯系我網,我網將按照《閩北日報》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費,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如第一時間,未能聯系我網(需提供手機聯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概不負責。
【聯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7樓。電話:0599-8868501、18650668593。郵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
- 福建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5120180004]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113330003] 閩ICP備2022011400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68501 舉報郵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12390
- 單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報業(yè)大廈7層 廣告熱線: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