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南平邵武:為婦兒提供司法保障 共同守護好“萬家燈火”
大武夷新聞網(wǎng)訊 為進一步加強婦女兒童權益司法保障,推進婚姻家庭糾紛訴源治理、反家暴以及人身安全保護令等工作,4月25日,邵武市人民法院邀請邵武市人大、邵武市政協(xié)、邵武市婦聯(lián)、邵武市總工會、老干局、團市委、法治關愛團以及社區(qū)、社工組織等優(yōu)秀代表走進法院,共同參加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專題開放日活動。
活動中,與會代表們一行實地參觀了家事少年法庭、詹紅荔工作室、家事調解室及審判法庭,并運用展板講解家事少年審判工作,在執(zhí)行指揮中心視頻學習如何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官運用PPT深入淺出講解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讓與會人員全面了解法院在保護婦女兒童權益方面的工作開展情況,切實感受涉家事糾紛案件調解過程和“一站式”履職辦公場所,通過現(xiàn)場參觀和了解人民法院的職能,“零距離”感受法律的莊嚴,多角度體驗法治文化。
隨后,與會代表們一行同法院就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開展座談。 會上,邵武法院就涉婦女兒童審判工作基本情況以及在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方面開展的系列特色普法活動作了匯報。
邵武市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陳磊介紹道,為更好審理涉家事糾紛案件,邵武法院不斷探索和完善家事審判機制,努力化解家事糾紛,爭取實現(xiàn)案結事了人和,為此,設立專門負責審理婚姻家庭、涉少糾紛案件的“家事少年審判合議庭”;掛牌成立“詹紅荔工作室”;引進專業(yè)社工機構參與案件司法審判輔助工作;先后與邵武市老干局、殘聯(lián)、團市委、總工會等相關單位建立工作聯(lián)動機制,設立了“百合花開”映夕陽、助殘樂、護青苗、展紅袖等系列法官工作站;積極貫徹落實反家暴聯(lián)動工作機制,重點落實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為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受害人開通綠色通道,制定人身安全保護令指引、心理疏導及回訪幫扶指引等配套制度;積極開展“法護成長”“千名法官進百校”等未成年人關愛系列活動等,通過一系列活動,為各類婦兒群體的權益保障搭建起了一個便捷、專業(yè)的司法服務保障新平臺。
“去年至今,我院共審結涉婚姻家庭等糾紛案件共504件,其中受理離婚、撫養(yǎng)費糾紛案件387件,審結案件中調解結案187件,經(jīng)調解撤訴47件,調撤率為52.6%;去年我院受理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3件,發(fā)出人身安全保護令3份,簽發(fā)率100%,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鄙畚浞ㄔ杭沂聦徟型ネラL袁文淵說道。
參會代表們也結合自身工作領域紛紛發(fā)言,通過真實的典型案例引出涉婦女兒童工作的重難點問題,就研究建立合作機制,探索婚姻家庭領域多元解紛路徑,尤其是婚姻家庭糾紛中的家庭教育、撫養(yǎng)、探望等問題進行探討,對探索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多元解紛機制提出設想,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關系千家萬戶社會穩(wěn)定,通過這一次開放日活動,讓我感受到法院對于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非常重視,尤其是引入春暖社工等專業(yè)社工組織參與涉家事少年權益糾紛案件的庭前社會調查、訴中心理疏導、訴后回訪幫教及相關的普法宣傳工作等,將涉婦女兒童工作做得更深更實,這對涉婦女兒童權益的案件有針對性的突破和解決,這是非常有益的?!鄙畚涫袐D聯(lián)副主席林麗英說。
據(jù)了解,“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專題開放日”活動是邵武法院主動接受監(jiān)督,讓更多社會公眾了解法院工作的具體舉措,是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保護婦女兒童權益的重要方式。邵武法院將繼續(xù)堅持以開放的姿態(tài),不斷探索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新思路、新舉措,不斷延伸工作觸角,拓寬工作形態(tài),同各優(yōu)秀群團組織聯(lián)合協(xié)作,從品牌創(chuàng)建、家事調解、法治宣傳等方面高標準形成合力,擴大工作效果,為邵武市婦女兒童的權益保障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共同守護好“萬家燈火”。(供稿單位:邵武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陳春花 張慧)
【稿費說明】對本網(wǎng)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請第一時間主動聯(lián)系我網(wǎng),我網(wǎng)將按照《閩北日報》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費,我網(wǎng)則立刪除該作品。如第一時間,未能聯(lián)系我網(wǎng)(需提供手機聯(lián)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視為默認我網(wǎng)刊載作品,我網(wǎng)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概不負責。
【聯(lián)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7樓。電話:0599-8868501、18650668593。郵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
- 福建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5120180004]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113330003] 閩ICP備2022011400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68501 舉報郵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 全國非法網(wǎng)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12390
- 單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報業(yè)大廈7層 廣告熱線: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