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正確取暖才能安然入眠所以,選被子也是一門學問!
常見被子有哪些種類?
1蠶絲被
優(yōu)點:吸濕透氣、親膚貼身、恒溫保暖。
缺點:保養(yǎng)麻煩、價格較貴、容易被壓實保暖性變差,因此需要經常晾曬恢復蓬松。
2棉被
優(yōu)點:棉纖維天然卷曲,吸濕透氣、柔軟舒適、不易產生靜電,保暖效果優(yōu)良。
缺點:用久了容易結塊變硬,過幾年就需要翻新一次。
3化纖被
優(yōu)點:化學纖維可以加工成各種特殊結構,以達到導濕、快干、保暖等性能,且不易滋生細菌。
缺點:秋冬季節(jié)很容易產生靜電。
4羽絨被
優(yōu)點:保暖王者,輕盈透氣,不易板結變硬、使用壽命長。
缺點:不夠貼身、容易吸附灰塵、“鉆絨”易致敏、價格高昂。
5羊毛被
優(yōu)點:比棉花保暖、吸濕排汗、恒溫舒適、可加深睡眠時間。
缺點:收藏不當容易招致蟲蛀,使用不善,羊毛被會出現掉毛問題,影響正常使用。
如何選出適合自己體質的被子?
易過敏體質宜選棉被、蠶絲被棉被、蠶絲被柔軟、吸濕性強,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因為靜電而吸附灰塵、細菌等細小顆粒,可以減少過敏物質的堆積,適合易過敏體質。
多汗、體熱體質宜選化纖被、羽絨被化纖被、羽絨被吸濕性好,也更透氣,適合容易出汗的人。懼寒、體弱體質宜選羊毛被和羽絨被。怕冷、體弱宜選羊毛被、羽絨被羊毛被舒適保暖、羽絨被輕盈保暖不壓身,這兩種都適合怕冷體質的人群使用,但要注意哮喘患者忌用羽絨被。老年人宜選蠶絲被、羽絨被老人血液循環(huán)速度慢,還有可能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蠶絲被和羽絨被能避免造成壓迫感。
嬰幼兒宜選蠶絲被嬰幼兒多汗皮膚嬌嫩,身體免疫力相對較差,呼吸系統(tǒng)還在發(fā)育階段,不宜蓋過重的被子。孕婦宜選羽絨被輕盈的羽絨被可以避免對孕婦造成壓迫感。
此外,容易呼吸不暢、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選棉被。棉被越重,越不容易透氣,可能會壓迫胸部,厚被子壓迫感強。
皮膚干燥的人不宜選化纖被,容易造成皮膚粗糙、脫屑。
被子越厚越保暖嗎?
被子的保暖程度,并不是越厚越保暖,還要看以下這些指標:
1、纖維導熱系數
也就是被子材料阻礙被窩熱量傳導逃逸的能力。
2、織物中的靜止空氣
簡單來說就是被子蓬松不蓬松,因為靜止的空氣鎖住溫度的能力非常強。
3、水分含量
吸濕又不透氣的被子會成為杜甫的“布衾多年冷似鐵”(水分不僅來源于空氣,也來源于人呼吸中的水分以及汗液)。所以,一條保暖的被子,需要有材質導熱系數低、靜止空氣多(蓬松)、水分含量低(透氣且干爽)的特點。
不過,雖然厚被子不一定暖和,但可能讓你睡得更香。美國《睡眠研究》雜志刊登的一項瑞典研究表明,蓋厚被子能明顯改善睡眠。對比分析發(fā)現,蓋厚被子(6~8公斤)的參試者的唾液褪黑激素水平,晚上1小時內增加了32%。堅持蓋厚被子睡覺1個月,參試者睡眠質量明顯提高,59.4%的參試者失眠顯著改善,42.2%的參試者失眠完全緩解。
研究人員指出,厚被子可以降低內源性應激系統(tǒng)活性,同時能有效增加睡前褪黑激素和催產素等激素的釋放,讓人入睡更快,睡得更沉。另外,厚被子的重力作用能對人起到按摩和安撫作用,進而緩解焦慮和不安。
蓋被子順序會影響保暖效果
你知道嗎?蓋被子的順序也會影響保暖效果。網上曾流傳一張“蓋被子保暖順序圖”:
從左到右,保暖效果越來越好
這張蓋被子順序圖是否有道理?廈門理工學院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yè)教授蔣紅英時分析:棉被和毛毯其實都有蓄熱效果,下鋪毛毯、上蓋被子,可以達到為人體上下雙重鎖溫的效果。有網友表示,原來自己一直搞錯了蓋被子順序,難怪蓋再多層也不暖和。那么,毯子和棉被,不同的覆蓋順序保暖效果有什么不同?棉被——毛毯——人
保暖指數:兩顆星如果先蓋毛毯再蓋棉被,保暖效果會比較差。這是因為如果先蓋毯子,毯子的纖維之間空隙少,蓄熱后難以散熱,被子的保暖效果就會被削弱。毛毯——棉被——人
保暖指數:三顆星如果先蓋棉被再壓蓋毛毯,這樣保暖效果會稍好一些。之所以先蓋被子更保暖,是因為被子比較蓬松,身體將熱量傳給被子后,被子會膨脹并蓄積更多熱空氣,進而再將熱量回傳給人體,起到保暖作用。棉被——人——毛毯
保暖指數:五顆星如果身體下面鋪著毛毯,身體上面蓋著棉被,保暖效果會非常好。因為棉被和毛毯都有蓄熱效果,所以下鋪毛毯、上蓋被子的夾心蓋法,可以達到為人體上下雙重鎖溫的效果。(來源 :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