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載于2017年6月9日《閩北日報》)
2014年4月24日,廖俊波到政和縣外屯鄉(xiāng)稠嶺村看望困難群眾。(李左青 攝)
2012年7月30日,廖俊波到政和縣稻香通訊兵站慰問官兵。 (李左青 攝)
2015年2月20日(正月初二),廖俊波慰問政和縣松源村石圳自然村群眾。(李左青 攝)
2012年3月13日,廖俊波參加政和縣熊山森林公園植樹。 (李左青 攝)
2014年2月1日,廖俊波(右三)到政和縣松源村走訪慰問干部群眾。
(李福興 攝)
2014年4月18日,廖俊波在政和縣鐵山東澗村調(diào)研,與村民座談,給老人遞上茶水。(徐庭盛 攝)
很多年前
女兒天真地問你:“爸爸,你是拿口鎮(zhèn)最大的人嗎?”
你說:“不,爸爸是全鎮(zhèn)最小的人,因為爸爸是為全鎮(zhèn)人服務(wù)的?!?/p>
女兒長大后追著你問:“爸爸,別人問我你是干什么的,我怎么回答?”
你說:“就說爸爸是包工頭,或者說是農(nóng)民工……”
在你心里,早已把自己當成為人民砍柴添暖的樵夫
你,不戚戚于任上干出驚天政績
你,不耿耿于任上擁有顯赫聲名
在你心里,只有百姓的事才是天大的事
夜里,你入到村戶,了解征遷群眾的愿望與訴求,你行之切切
春節(jié)里,你來到困難百姓和一線干部職工中,
傾聽他們的心聲,你言之殷殷
滂沱大雨里,你趕到村民家中幫助緊急轉(zhuǎn)移安置,
噓寒問暖,你情之拳拳
你啊,記著村民隨口而出的一句話,讓全村人喝上了干凈的水
你啊,回應(yīng)著短信里的百姓呼聲,留下了“俊波你好”的佳話
建一座有歸屬感的城市,是你對百姓的承諾
第一個紅綠燈、第一個停車場、第一個市民廣場、第一個城市綜合體
在你的帶領(lǐng)下,政和城市建設(shè)實現(xiàn)了一個個零的突破
你說,“功成不必在我”“莫給子孫留遺憾”
你抓教育水平提升,讓政和重新走出了北大生
你促醫(yī)療事業(yè)改善,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三甲醫(yī)院的技術(shù)與服務(wù)
你領(lǐng)百姓擺脫貧困,政和發(fā)展不再“山河依舊”
你兌現(xiàn)著承諾,每年都給百姓一個驚喜
百姓想你、念你,百姓盼你、望你,可是
白茶小圳迎來送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卻再也等不來你
花海東澗盛開凋落一季又一季的芬芳,卻再也等不來你
蓮鄉(xiāng)外屯慶祝分享一次又一次的豐收,卻再也等不來你
大概一個人活成了一座豐碑,說的就是你
就像人們看見蘭考泡桐,想起焦裕祿;
就像人們看見排排木麻黃,想起谷文昌;
如今,我們也時刻想起你,想起你
你這一心為民的好公仆
你這百姓掛念的貼心人
(吳建瓊 鄭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