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縣推動科技特派員下沉基層——扎根田野助豐產
大型收割機在示范片收割再生稻
村民展示剛采收下來的飽滿稻穗
16日,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邀請謝華安院士、張啟發(fā)院士團隊測產驗收專家組對浦城縣臨江鎮(zhèn)水西村全程機械化百畝示范片再生稻進行現場測產驗收。該示范片種植品種為“內10優(yōu)7185”再生稻,實測平均畝產731.73公斤。
浦城素有“福建糧倉”美譽,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中國好糧油”示范縣、國家級農業(yè)現代化示范區(qū)等諸多榮譽。2022年,全縣耕地面積、產量均位居全省前列。據了解,今年臨江鎮(zhèn)再生稻種植面積6521畝,比去年增加了2600多畝。(黃杰敏 黃乾曄 林海棠 攝)
“瞅準害蟲生長期,打藥才有效,現在還不是時候。”聽說種糧大戶陳兆武眼下就要打農藥,廖義利趕緊跑到田里勸阻。廖義利是浦城縣農技站副站長,也是浦城縣再生稻南片區(qū)域的技術負責人。
“水稻在不同成長期要用不同的藥,不能指望打一次藥就能包治百病,也得當心農藥殘留影響大米品質?!绷瘟x利的解釋,讓陳兆武改變了主意。
“在一線做農技推廣,得多往田間地頭跑、多跟農民打交道。”今年上半年,廖義利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田間地頭,為十里八鄉(xiāng)的農民講解技術問題?!拔覀兾ㄓ性l(xiāng)村,苦干實干,才能不負鄉(xiāng)親們的厚望?!绷瘟x利說。
浦城縣,今年再生稻種植面積將達7萬畝。為確保豐產豐收,浦城縣選派40多名像廖義利這樣的縣級科技特派員,在各地傳播新技術、普及新成果、培育新農民。
回縣城路上,廖義利的手機不停地響。全縣種糧大戶微信群里,不時彈出新消息。廖義利一條條回復著問題,“越是農忙,我們越要全天候待命,糧食安全容不得一點閃失?!?/p>
前幾天,廖義利一大早就接到陳兆武的視頻電話。視頻中,稻浪翻滾、稻穗結實?!扒f稼長勢很好,感謝你們的技術指導,今年肯定又是個豐收年!”陳兆武說。(人民日報記者 付文 鐘自煒)
【稿費說明】對本網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請第一時間主動聯系我網,我網將按照《閩北日報》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費,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如第一時間,未能聯系我網(需提供手機聯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概不負責。
【聯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7樓。電話:0599-8868501、18650668593。郵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
- 福建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5120180004]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113330003] 閩ICP備2022011400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68501 舉報郵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12390
- 單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報業(yè)大廈7層 廣告熱線: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