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都市白領到“新農人”,“85后”青年邱蓮花扎根農村筑夢沃野——家鄉(xiāng)就是創(chuàng)業(yè)的好地方
眼下正是水稻拔節(jié)孕穗期,在光澤縣崇仁鄉(xiāng)大洋坪村的稻田里,邱蓮花仔細檢查著水稻的生長情況,腳下一群群“稻香魚”正歡快地游弋著,似乎在講述“稻魚共生”的故事。
“今年的水稻長勢不錯,魚苗也長得很好,估計是個豐收年!”邱蓮花笑著說。不同于傳統(tǒng)的“面朝黃土背朝天”農民形象,邱蓮花穿著時尚,經常笑意盈盈。
1985年,邱蓮花出生在大洋坪村一戶普通農家,從小就與土地打交道,看著父輩們在稻田里春種秋收。
走出大山,到城市發(fā)展,在農家人的觀念里這樣才算有出息。高中畢業(yè)后,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學習成績不錯的邱蓮花選擇到上海打工。
“那時,因為沒去讀大學,老師都為我惋惜。后來,我邊工作邊學習,經過幾年的努力,通過自學考試,順利拿到了大學本科的文憑?!鼻裆徎ㄕf,在上海工作多年后,因為心系家鄉(xiāng)父母,她于2010年辭去月入過萬的工作,回到光澤,入職圣農集團,成為一名中層管理人員。
“高中畢業(yè)后,我就一直在城市工作生活,但心里總對家鄉(xiāng)念念不忘。只要一有時間,我都會回村里看看?!鼻裆徎ㄕf,2022年11月,她帶著女兒回到大洋坪村,路過徐家壩組時,看到成片的荒田,“當時,我的心里就感覺憋得慌。因為我是農民的孩子,不管走多遠都忘不了養(yǎng)育自己的土地,見田荒了就心疼。加上女兒問我,這么一大片土地為什么不種大米,爺爺奶奶沒飯吃怎么辦?我就覺得要做點事情,讓這些田不荒著?!?/p>
“一次與邱書記聊天,了解到村里的撂荒地情況時,我就說,這些地干脆由我回來種吧。”邱蓮花說,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話,沒想到被大洋坪村黨支部書記邱獻國記在心上,“隨后,邱書記多次找上門,和我聊村里的發(fā)展情況,鼓勵我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p>
經過一個月的深思熟慮,邱蓮花終于下定決心,從圣農集團辭職,回家種田。
剛開始,得知邱蓮花要回鄉(xiāng)下種田,很多人不理解?!安湃鄽q,就要回家扛鋤頭種地嗎?”“人家都是從鄉(xiāng)下到城里去,她偏要從城里回鄉(xiāng)來!”……
面對種種質疑,邱蓮花沒有解釋那么多,她就是想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回到生她養(yǎng)她的家鄉(xiāng)土地上干出一番事業(yè)來。
“我是懷著一種信念和情懷回來的。南平是農業(yè)大市,我看好現代農業(yè)這個方向,廣闊農村大有可為。”邱蓮花坦言。
在村兩委的支持幫助下,邱蓮花承包徐家壩和菜下窠105畝撂荒沼澤地,并成立光澤縣眾成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
“經過實地考察,以及和村兩委交流討論,我們決定以‘村黨支部+合作社’模式,發(fā)展稻魚共生項目?!鼻裆徎ㄕf,商討后的第二天,邱獻國就帶著她去止馬鎮(zhèn)仁厚村和松溪縣等地取經。
“稻魚立體種養(yǎng)就是在不破壞稻田本身的情況下,將魚、螺等水產高密度精養(yǎng),從而提升綠色可循環(huán)養(yǎng)殖種植效益。只要干得好,就能實現‘一田兩用、一水雙收、稻漁雙贏’的目標。”邱蓮花說。
“目前,合作社已投入近20萬元,‘稻魚共生’試驗基地也達到了65畝,8月初已經投放了第一批1000多斤魚苗,最近正準備投放第二批1000多斤魚苗?!弊咴诘咎镏?,邱蓮花滿臉笑意,“今年就能看到‘稻魚共生’的效益,讓我更高興的是能帶鄉(xiāng)親們一起干活賺錢。”
如今,邱蓮花還有更大的設想,就是想打造一個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親子樂園,讓城里的孩子都能體會農耕的樂趣。她笑著說:“我還注冊了‘邱秋在農村’的抖音賬號,學著拍攝剪輯一些視頻上傳,分享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
回望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經歷,邱蓮花覺得,只要年輕人有足夠的想法,沉得下心,必能在鄉(xiāng)村振興這個舞臺上實現自我價值?!皠?chuàng)業(yè)何必去遠方,家鄉(xiāng)就是好地方。”
□本報記者 盧國華 通訊員 黃雅婷 吳薇
【稿費說明】對本網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請第一時間主動聯系我網,我網將按照《閩北日報》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費,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如第一時間,未能聯系我網(需提供手機聯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概不負責。
【聯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7樓。電話:0599-8868501、18650668593。郵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
- 福建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5120180004]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113330003] 閩ICP備2022011400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68501 舉報郵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12390
- 單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報業(yè)大廈7層 廣告熱線: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