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鎮(zhèn)動態(tài) | 光澤縣寨里鎮(zhèn):耕山墾荒迎來原鄉(xiāng)人
2024-01-16 16:30:04 來源: 光澤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邱洪福 周汝忠 陳圣男 通訊員 李霖昊
大武夷新聞網訊 在光澤縣寨里鎮(zhèn)西溪村,三位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原鄉(xiāng)人創(chuàng)辦合作社、開荒山、墾荒田,讓荒山變綠山,荒田變良田。
近日,在位于西溪村中桂組的一片竹山內,光澤縣時豐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余厚根正搶抓晴好天氣,帶著村民,辟除雜灌、墾復竹山。余厚根是土生土長的西溪村人,早年間就離開了家鄉(xiāng),偶爾回村時看到村里的田地山林成片拋荒,感覺可惜,便萌生了回村發(fā)展的念頭。
2022年底,余厚根和另外兩位同伴一起向村干部了解相關政策后,又對村里土地撂荒情況進行摸查。2023年年初,三人投資30多萬元,開墾撂荒地130畝,全部進行優(yōu)質稻育種,并與三明一家制種公司簽訂回收合同。2023年,制種面積共170畝,產量4萬公斤,公司按每公斤15元回收,銷售額達60多萬元。光余厚根說:“我們目前經營了400多畝,進行精細化管理,后期我還準備加大種植,預計可達千余畝?!?/p>
首次開墾撂荒地,獲得不錯收益,堅定了幾人創(chuàng)業(yè)的決心。為了避免合作社單一經營的風險,他們又流轉了村里近千畝竹山進行筍竹兩用林改造。目前已投入80多萬元,對400畝竹山進行改造,除了辟除、清理竹林內雜灌,還對竹山進行深翻并施用羊糞、雞糞等有機肥,同時在山林中安裝噴灌設施,以保證干旱季節(jié)不會影響毛竹生長。(供稿單位:光澤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邱洪福 周汝忠 陳圣男 通訊員 李霖昊)
[責任編輯:陳雨薇]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大武夷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擁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則必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稿費說明】對本網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請第一時間主動聯(lián)系我網,我網將按照《閩北日報》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費,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如第一時間,未能聯(lián)系我網(需提供手機聯(lián)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概不負責。
【聯(lián)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7樓。電話:0599-8868501、18650668593。郵箱:greatwuyi@163.com
【稿費說明】對本網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請第一時間主動聯(lián)系我網,我網將按照《閩北日報》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費,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如第一時間,未能聯(lián)系我網(需提供手機聯(lián)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概不負責。
【聯(lián)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7樓。電話:0599-8868501、18650668593。郵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
- 福建省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5120180004]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113330003] 閩ICP備2022011400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68501 舉報郵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12390
- 單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報業(yè)大廈7層 廣告熱線: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