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心動,藏在武夷茶香里
幽竹花徑、流泉飛瀑、茶芽繁茂……如果你問我,武夷山哪個月份最美,當然是五月!
楊柳風吹面不寒,杏花雨細潤如酥。從谷雨到立夏,是新綠的時節(jié),最美采茶季也在此時上線,武夷山所有關于節(jié)氣的記憶,都藏在了漫山遍野的茶香里。
五月,一起出發(fā)吧!到武夷山里循著茶香前行,共赴一場“茶色生香”之約。
茶園風光
路線推薦
武夷巖茶核心產區(qū)體驗之旅
Day1:御茶園—茶洞—天游峰—大紅袍—巖骨花香漫游道—印象大紅袍
Day2:下梅民俗文化村—茶博園—大紅袍茶研習社—制茶觀光廠—相聲新勢力
雨后茶博園
武夷巖茶采茶制茶深度體驗之旅
Day1:喊山祭茶—制茶體驗—印象大紅袍
Day2:知識講座—茶藝學習—斗茶審茶—相聲新勢力
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采茶制茶深度體驗之旅
Day1:茶莊園體驗—生態(tài)茶園觀光—漫步星村茶足徑
Day2:探茶村
Day3:桐木關紅茶探秘
喊山、走山: “采茶嘍!采茶嘍!”
春山可望,五月是一切美好的開端。
九龍窠崖壁上,母樹大紅袍守候百年,當大自然再一次隨著春風變得輕柔,便是這一株株茶樹與你相遇最恰當的時刻。
武夷山巖骨花香漫游道串聯(lián)水簾洞和大紅袍景區(qū),一路上風景很美。三五好友相伴,沿著種滿茶樹的清幽小道緩緩而行,途經流香澗、慧苑禪寺、鷹嘴巖、古崖居、章堂澗。時而踏過汩汩水澗,時而瞥見遠峰巍峨,峭壁、飛瀑、坑澗各有風姿,于巖骨花香處深吸一口這似云、似水的巖韻幽香,滿眼是潮水一般的綠,深深淺淺地生長與蔓延著。
行至五曲溪畔,是元代御茶園遺址所在,如今育有歷代代表性珍貴名叢200余種,第一批剪枝扦插無性繁殖的大紅袍母樹也栽種于此。半山腰的茶園中,有一處古祭臺,置身其間,仿佛依稀可以聽見千百年前人們鳴金擊鼓、喊山祭茶的呼喚聲。
茶,是自然的饋贈、是歷史的沉淀、是文化的傳承。它如同一首古老的詩篇,訴說著千年的故事,流淌著歲月的芬芳。每個山場都有獨特的小環(huán)境,有的以巖骨取勝、有的以水底稱霸、也有的以香氣聞名,不同的山場氣息各有千秋,所產巖茶都是各大斗茶賽的“種子選手”。
武夷茶洞
走山、煮茶、探店、訪古……漫游山野,一池春水倒影,映照著世間萬物,一滴雨蕩開漣漪,令人心曠神怡。轉過一折又一折的小徑,倏然綠樹濃蔭——夏,已在醞釀著了。鋪滿青苔的石徑樹影斑駁,夏木陰陰,一身沾染茶香。
一年又一年的五月,晚風依舊會吹來,星光依舊會垂落,蟬鳴、蟲唱、茶香,都會在五月醒來。從大紅袍到水簾洞,從御茶園到燕子窠,從九曲溪到武夷精舍,一場驟雨煙云,一次茶鄉(xiāng)遠足,詩意與生活唯一的距離,便是這一趟治愈身心的旅途。
采茶、制茶: 武夷山就在一杯茶里
人間五月,茶香遍野,萬物皆可成詩。
如果你在家喝的是一杯茶,那么我們去武夷山,喝的便是一座山。自然為境、群山為茶、溪水為盞、呼吸為飲。
武夷山不僅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首批國家公園之一,還是世界紅茶與烏龍茶的發(fā)源地、“萬里茶道”起點、中國茶文化藝術之鄉(xiāng)。跟著茶人們走進山里,深度體驗采茶制茶之艱辛與快樂,是虔誠的洗禮,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真實寫照。
一片片茶園也許不大,飛瀑澗石就在它們左右,野百合掛在山壁之上,紅色的刺莓生長于草叢之間,雨氣與云氣糾纏。漫山茶農往來,滿城茶香彌漫,通宵達旦的春茶季持續(xù)到五月中旬方休。
日光萎凋
在武夷山的春茶季中,從頭到尾體驗一遍做茶流程,相信是每一位愛茶、學茶人的向往。眾多茶莊園、制茶觀光工廠都是不錯的選擇,它們集茶葉加工、生產、體驗與觀光于一體,為游人提供近距離觀察并了解武夷巖茶從采摘到成品完整流程的機會。
茶園漫游
武夷巖茶是半發(fā)酵茶,一個“半”字將火的藝術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輕火、中輕火、中火、中足火、足火……茶葉的風味物質在焙火中逐漸轉化,香氣悠長或濃厚,如蘭花香、粽葉香、桂皮香或蜜桃香,呈現(xiàn)出不可復制的獨特口感。
從曬青到搖青,從炒青到揉捻,親手觸摸著茶葉,感受著它們在手中的變化,仿佛與這片茶山建立了一種特殊的聯(lián)系。觀看制茶過程,親自體驗制茶的樂趣,聽專業(yè)茶藝師講解茶葉品鑒、沖泡知識,不知不覺,便重歸草木之間,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知武夷茶文化的迷人之處。
自然是一切感知的源頭,愛茶的你,一定要親眼見一次漫山遍野的春茶如何生長、新芽蔓發(fā);一定要親手做一泡從茶園到茶杯的巖茶,在日夜忙碌的茶廠里,親身感受一次一片茶葉在千錘百煉中的奇妙蛻變。
品茶、斗茶: 茶事自由從此刻開始
“巖骨花香”之意或許是——茶葉采下來了,春天仍在。
在武夷山,最熱鬧的“江湖盛事”莫過于層出不窮的斗茶賽。百看不厭的茶王爭霸、爭奇斗艷的品種比拼,伴隨著山野之韻而不絕。哪怕是在坊間巷陌,日常斗茶評茶之風依然盛行,每一款茶葉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和香氣。
人生何處不飲茶?若有閑暇,不妨走進遍布街巷的茶館或是山野之間的茶寮,切身感受“武夷山水一壺茶”、“杯中日月三千場”。
午后是喝茶的最佳時光,在宋街大眾茶館里,就著“幔亭峰影蘸晴川”,聽著“虹橋一斷無消息”,森林萬物足以治愈匆忙趕路的疲憊。暮色四合,走進度假區(qū)免費吃茶處,茶館高朋滿座,天南海北共飲一杯大紅袍,無論生活多忙碌,只要來這里泡上一杯茶,靜心亦凈心。最愛九龍窠茶寮,這里有為吸一口純氧慕名而來的旅人,有為瞻仰母樹大紅袍卓絕風姿而啟程的茶友,也有遇見便是緣分的匆匆過客。
戶外品茶
沿著萬里茶道,來到下梅民俗文化村,古樸的村落曾見證茶葉貿易的繁榮與輝煌。漫步在古街小巷,仿佛能穿越時空,回到那個茶馬互市的年代。
位于武夷山三姑度假區(qū)的茶博園鬧中取靜,莊重卻不失寧靜。葉片形的茶魂廣場象征大紅袍“三紅七綠”;以茶樹為造型的屏風上,刻有著名辭賦家雪川所作的“大紅袍賦”;廣場后部則屹立著“武夷三圣”——神農、彭祖、武夷君的雕像,展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武夷巖茶的獨特魅力。
尋茶之路
不遠處,大紅袍茶研習社收藏了豐富的茶文物和茶史資料,可研習茶藝,了解武夷茶文化的歷史脈絡、制作工藝和品鑒方法。
不夠過癮?不妨看一場印象大紅袍山水實景演出,在傳說故事與生活勞作的演繹間,讓春花秋月流轉,沉浸式感受這里以茶為語言的小城人們對茶事的虔誠與熱愛。
從萬里茶道的起點開始感知古老而永恒的茶事,在雙世遺的茶山里體驗原產地魅力,水仙、肉桂、大紅袍,北斗、瑞香、鐵羅漢,奇丹、白雞冠、半天妖,小種、赤甘、金駿眉……不如吃茶去,暢快地喝一場?。◤報阆?文/攝)
相關鏈接>>>
當茶與美食,在同一容器中相遇、融合,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呢?這就讓大武夷的獨特風味——“武夷茶宴”告訴你答案!
大紅袍茶葉蛋
大紅袍茶葉蛋,茶葉蛋中的“狀元”。白嫩的雞蛋被大紅袍茶湯汁浸泡,染上了不同深度、不同色澤的紋理,濃郁又獨特的大紅袍茶香沁入蛋香,使其比普通的茶葉蛋更具風味。
武夷風味茶凍
武夷風味茶凍采用武夷山大紅袍、正山紅茶來制作,口感爽滑并有茶的獨特清香,可以自行DIY,加點水果、堅果,是夏天不可多得的清涼可口的美味小吃。
大紅袍奶茶
好茶底成就好奶茶,以大紅袍的香醇茶湯為基底,做成的大紅袍奶茶,茶香四溢、健康安心,令人愛不釋手。
牛欄坑肉桂燉牛肉
肉桂是武夷巖茶的主要品種之一,牛欄坑肉桂更是上品,香氣厚重、霸氣、濃郁。將優(yōu)質牛肉以肉桂茶湯進行浸泡,煎制后澆上秘制茶湯醬汁,不僅肉質爽嫩,還有幽幽茶香。
老樅水仙燉水鴨
老樅水仙是武夷巖茶中的“望族”,搭配在閩北優(yōu)質生態(tài)環(huán)境中放牧式養(yǎng)殖的水鴨,鴨肉口感細膩且有韌性,燉湯后茶香濃郁,更襯托出鴨肉鮮美,這道菜品營養(yǎng)價值也高。
鐵羅漢釀筍尖
鐵羅漢,武夷巖茶四大名樅之一,茶中珍品。精選新鮮的竹筍,放入鐵羅漢茶湯炒制、調味,烹飪后口感味美、清脆,菜品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及礦物質。
巖骨花香烤羊排
先將新鮮的羊肉于巖茶茶湯中浸泡,然后把羊肉調味,掛脆漿炸制,一時間肉香、茶香四溢,焦香可口的羊肉和絲絲茶香,光是聞著就讓人垂涎三尺。
白茶蛋菌菇燉排條
優(yōu)質的農家土豬,肉質細嫩、緊實而富有彈性,肉香醇厚。加入白茶與菌菇,長時間燉煮,出湯自帶白茶清香,入口回味綿長。
五味茶香碟
這道小吃包含茶汁花生、武夷熏鵝掌、山茶油香菇、茶香蛋、茶凍,以茶為底,香氣四溢。
茶香高湯小刀面
用鮮亮的茶湯取代水,制作成手工搟面,再以茶入湯調好味,將煮熟的茶汁手搟面加入茶湯中,面條清新爽滑,面湯茶湯香溢。
此外,還有更多“茶系”美味:白雞冠燉土雞、北斗文公菜、水晶龜蒸紅眼魚、茶湯時蔬、武夷茶面、椰香五夫蓮子……等你一一來探尋。(來源:大武夷文旅微信公眾號)
【稿費說明】對本網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請第一時間主動聯(lián)系我網,我網將按照《閩北日報》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費,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如第一時間,未能聯(lián)系我網(需提供手機聯(lián)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概不負責。
【聯(lián)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7樓。電話:0599-8868501、18650668593。郵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
- 福建省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5120180004]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113330003] 閩ICP備2022011400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68501 舉報郵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12390
- 單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報業(yè)大廈7層 廣告熱線: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