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全球首“跑”!
亦馬當先隊選手BoosterTI(前)在比賽中向觀眾揮手致意。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天工隊選手天工Ultra(左三)在比賽中沖向終點。 (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記者張驍)堪稱科幻電影大片!19日7時30分,全球首次“人機共跑”半程馬拉松在京開跑!這聲發(fā)令槍響,開創(chuàng)歷史。
20支人形機器人參賽隊和人類選手同時出發(fā),共跑21.0975公里半馬賽道。北京亦莊這場特別的馬拉松賽,辦出了全球“獨一份兒”。
起跑線前,人類運動員舉起手機,與機器人選手拍照;人形機器人輕揮手臂致意。一出發(fā),歡呼陣陣。
這次“極限”產業(yè)測試,逐新向實。
馬拉松,象征著人類對自我超越的不竭挑戰(zhàn)。人形機器人作為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發(fā)展的終極載體,從最初的概念驗證,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開放路跑中的復雜路況和自然環(huán)境,對人形機器人的續(xù)航、運動控制、環(huán)境適應綜合能力提出極高要求,促使研發(fā)團隊突破技術瓶頸,加速產品設計改進,推進供應鏈成熟,降低量產成本。
為了適應長距離奔跑,有的參賽機器人會采用特殊設計。大功率一體化關節(jié)、腿足剛柔耦合設計等,讓機器人跑得更穩(wěn)、更自然。
就像人類在跑馬中也要補充水分能量,為了驗證快速能源補給技術的可靠性,比賽允許機器人換電,但部分機器人已具備不關機就能換電的功能,續(xù)航能力大幅提升,材料選用上更輕量化。
人類跑步也會不慎跌倒,機器人跑馬也難一帆風順。但這些“跑”出來的問題和數(shù)據(jù),正被研發(fā)團隊一一記錄,成為推動完善人形機器人技術的重要參考。
經過馬拉松賽事的錘煉,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整機穩(wěn)定性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推動人形機器人加快進入特種危險作業(yè)、智能制造、商業(yè)服務甚至家庭場景,成為人類生產生活的得力助手。
人形機器人產業(yè)是展示綜合科技實力的高地,是技術交叉融合的“集大成者”。受益于我國工業(yè)門類完整,產業(yè)配套強大,“大國智造”夯實創(chuàng)新底座,政產學研用綜合托舉,讓科技和產業(yè)裂變出無限可能。
這場人機共舞,面向未來。
2小時40分42秒!在人類選手的陪伴下,“天工Ultra”率先撞線。成績不是唯一評價標尺,拿到完賽獎、最佳耐力獎、人氣獎、步態(tài)獎、形態(tài)創(chuàng)新獎的隊伍各自出彩。
比賽過程中,記者看到這樣一幕:當人形機器人經過,奔忙的“外賣小哥”停下腳步、母親抱起孩子、年輕人點開直播,大家不愿錯過每個鏡頭……
未來,藏在每個人的眼神中。這是“科技+體育”的創(chuàng)造力,人機交互的新魅力。
機器人跑的這一小步,正是人類科技的一大步。
【稿費說明】對本網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請第一時間主動聯(lián)系我網,我網將按照《閩北日報》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費,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如第一時間,未能聯(lián)系我網(需提供手機聯(lián)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概不負責。
【聯(lián)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7樓。電話:0599-8868501、18650668593。郵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
- 福建省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5120180004]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113330003] 閩ICP備2022011400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68501 舉報郵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12390
- 單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報業(yè)大廈7層 廣告熱線: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