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在春風里?閩北日報特刊(四)|在南平,看見美麗中國文化中國
要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生命力。
——2021年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夷山考察時指出
三年來,我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組建朱子文化工作專班,出臺《南平市保護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推動朱子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實施方案》,用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觀照閩北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切實加強對朱子文化、茶文化、非遺等傳承和發(fā)展,加快打造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標桿,文化事業(yè)進一步繁榮發(fā)展。
文化南平異彩紛呈??纪ふ搲e辦,國際儒學聯合會朱子研修基地落地,“朱子之路”研習營活動開展,《大儒朱熹——走進朱子大型交響詠誦會》展演……一批批有影響、輻射廣的文化活動層出不窮。
美麗南平萬紫千紅。城村漢城遺址公園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qū)”、寒泉精舍文化園修繕開放,武夷夢華錄驚艷亮相,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建成即成網紅點……漫步閩北,“風景”觸手可及。
面向未來,人文薈萃的綠色南平迎來了新的春天。
《大儒朱熹》在京首演
《大儒朱熹——走進朱子大型交響詠誦會》于2023年3月5日在京首演,之后到南平展演。
《大儒朱熹——走進朱子大型交響詠誦會》采用音樂會的形式演繹,共計16首曲目,采用經典原文朗誦、配樂散文詩朗誦和感悟歌曲演唱相結合的藝術形式,以朱熹的理學精髓及其來龍去脈為主線,以朱熹一生的實踐活動為輔線,解讀和展示朱熹的思想和實踐,用現代語言創(chuàng)作成歌曲,由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福州海峽交響樂團擔任伴奏,中央歌劇院合唱團負責合唱。
國際儒聯朱子研修基地授牌
2023年11月13日,在第二屆考亭論壇上,國際儒學聯合會授牌考亭書院設立為朱子研修基地,成為全國第四個國際性儒學研修基地。
朱子研修基地的設立,是南平與國際儒學聯合會的一項重要合作成果。雙方將在學術交流、傳播推廣、典籍轉化、研修實踐等方面開展合作,力爭通過3至5年的建設,構建形成學術研究有深度、交流傳播有廣度、文化展示有寬度、人才培養(yǎng)有梯度的標準體系,培育一批致力于儒學研究和傳播普及的專業(yè)人才,不斷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轉化發(fā)展高地。
考亭論壇舉辦
一代大儒朱熹在南平“琴書五十載”,考亭書院(原滄洲精舍)是其創(chuàng)辦的最后一所書院,當時吸引了眾多負笈而來的學者,形成了影響深遠的“考亭學派”,南平因此贏得了“閩邦鄒魯”“道南理窟”的盛譽。
2019年8月,總投資1.8億元的考亭書院重建完成,成為南平開展朱子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重要基地。
2021年12月27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旅廳指導,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福建社科院、南平市人民政府、武夷學院主辦,首屆考亭論壇在南平開幕,與會專家以“新時代朱子學與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為主題,通過主旨演講、學術交流、研學調研等方式,探討朱子文化的傳承以及當代價值。
2023年11月13日,由省委宣傳部、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主辦,朱子學會、中華朱子學會協(xié)辦、南平市委市政府承辦的第二屆考亭論壇在南平開幕。論壇主題為“融通朱子文化,夯實文明根基,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共設有1個主論壇和3個平行分論壇,近50名專家學者進行主題分享交流。主論壇活動開幕式上,舉行國際儒學聯合會朱子研修基地授牌儀式、尼山世界儒學中心與南平市戰(zhàn)略合作簽約儀式。
“朱子之路”研習營活動
“朱子之路”研習營活動從2008年起開展,至今已有15屆,來自20多個國家、地區(qū)的數千名師生參加,海內外影響深遠。
2023年7月,先后有國際儒學聯合會、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臺灣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促進會等機構以及清華、人大、同濟等高校的10余支研學營及社會實踐隊伍近2000人以“行走在環(huán)帶,感悟朱子文化”為主題,到閩北各地考察朱子文化、茶文化等,開展各類文化交流和互動體驗活動。
“城村漢城”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城村漢城遺址位于武夷山市興田鎮(zhèn)城村村,距今已有2200年歷史,1996年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作為武夷山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的主要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入選“十一五”至“十四五”大遺址總體保護項目,2013年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2022年12月29日正式入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龐貝古城是一座被火山灰掩埋的羅馬古城,千年之前的樣貌得以保存至今。城村漢城被譽為“東方的龐貝古城”,經考究,古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是西漢初年閩越王無諸受封于漢高祖劉邦時營建的一座王城,為內城外廓、廓外有郊的分布格局,占地14.6平方公里,其中王城面積48萬平方米。
“鐵井欄—紫芝街”街區(qū)開放
建甌“鐵井欄—紫芝街”街區(qū),2015年被福建省政府公布為歷史文化街區(qū),修繕后于2023年9月28日對外開放。
建甌有1800余年建縣史?!拌F井欄—紫芝街”有百余棟傳統(tǒng)風貌建筑,街區(qū)曾集中分布著尚書井、縣學、鳳崗別墅、萬壽宮、大夫第坊等歷史建筑及二程夫子祠、劉氏五忠祠暨屏山先生祠、章太傅練氏夫人祠等諸多名家祠堂,是建甌歷史文化資源最為集聚的區(qū)域之一。
街區(qū)內開設有殷閩文化館等文化場所,以及點茶、拓印等非遺文化體驗館,業(yè)態(tài)豐富。
武夷夢華錄開放
2023年5月1日,位于建陽區(qū)考亭村的武夷夢華錄正式對外試營業(yè)。
武夷夢華錄內有百余棟明清時期典型建筑、閩北古村、浙贛皖院落等,打造出以宋代園林、城市結構為基礎的街區(qū)。通過對建盞、建本、朱熹、宋慈等文化的深度挖掘,融合吃住行游購養(yǎng)修學文旅全要素,再現兩宋文化與市井盛況。
2023年11月13日,作為考亭論壇重要互動體驗項目——“宋韻流芳 非遺雅集”朱子文化非遺集市在武夷夢華錄開市,國家級非遺項目南平南詞、建甌挑幡等在此展演。
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開館
浦城美術館(范迪安美術館)于2023年10月20日正式開館,是目前全國縣城美術館中面積最大、功能齊全的一座現代化美術館,也是目前福建省規(guī)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專業(yè)公共美術館,共分四個展區(qū),具備策劃藝術展覽,開展館校合作美育活動,舉辦學術研討會、藝術講壇,開辦文化交流活動等功能。
范迪安出生于浦城縣,曾任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他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136幅油畫、水彩等作品及一批藝術藏品捐贈給美術館。一批國內藝術名家也捐贈出類型豐富的美術精品,由美術館永久收藏、長期陳列。
寒泉精舍文化園開園
2024年2月15日,位于建陽區(qū)莒口鎮(zhèn)馬伏村的寒泉精舍文化園正式開園。
寒泉精舍是朱熹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書院,辦學五年多,朱熹在此著手集解“四書”,在中國學術史上首次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4部書匯集在一起作注釋。
2023年8月,寒泉精舍動工修復,修復后的寒泉精舍文化園占地面積達2700平方米,建設有寒泉精舍、敬萱堂、儀門等,成為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上的一處打卡點。
“刀刻建本體”入方正字庫
歷經一年多的書寫創(chuàng)作,三年左右的數字化編程制作,2022年8月4日,“方正字跡·刀刻建本體”成功上線。
建陽享有“建本之鄉(xiāng)”的美譽,歷史上建陽雕版刻印書籍“建本”與“浙本”“蜀本”齊名,流行甚廣。一代大儒朱熹曾在《建寧府建陽縣學藏書記》中提及建陽版本圖書“上自六經,下至訓傳,行四方者,無遠不至”。
“方正字跡·刀刻建本體”是建陽建本雕版印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吳剛,依據建本古籍,創(chuàng)作出的介于宋體與仿宋體之間的獨特“刀刻建本體”。“刀刻建本體”是方正字庫中首個明確“地理坐標”并彰顯“文化特色”的字體,它的上線意味著建本文化在新時代里有了新的生命力。
打造“書香南平”
近年來,我市積極打造“書香南平”,各地社區(qū)、學校建起閱讀角、書吧,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開辟閱讀空間。每年4月的全民讀書月開辦讀書交流會等公益活動,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建陽麻沙在歷史上曾是全國三大印刷中心之一,被譽為“圖書之府”。建陽積極構建以潭陽書舍·公益書吧為支撐的“書香建陽”體系,各街區(qū)、公園里的書吧備受市民喜愛。
【稿費說明】對本網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請第一時間主動聯系我網,我網將按照《閩北日報》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費,我網則立刪除該作品。如第一時間,未能聯系我網(需提供手機聯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視為默認我網刊載作品,我網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概不負責。
【聯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7樓。電話:0599-8868501、18650668593。郵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
- 福建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5120180004]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113330003] 閩ICP備2022011400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68501 舉報郵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 全國非法網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12390
- 單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報業(yè)大廈7層 廣告熱線:0599-886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