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泉州石井:在海邊看“延平”——紀念鄭成功誕辰400周年見聞
我落地生根在閩江起點的延平,年過半百后,鄉(xiāng)愁愈發(fā)濃烈,見到“延平”格外親切。在“延平王”鄭成功誕辰400周年之際,我在海邊“延平”——泉州南安市石井鎮(zhèn)延平路,融入了群眾自發(fā)的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活動。耳聞目睹,難忘盛典,我情不自禁地留下隨筆。
20年前第一次來南安,我們一行人通過寬闊的延平大道進入石井鎮(zhèn)區(qū)。爾后,記不清多少次,我乘車穿過延平大道、延平路,走進鰲峰山接受鄭成功文化的洗禮。
石井鎮(zhèn)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xiāng)。因為鄭成功是南明皇帝御封的“延平王”,海峽兩岸傳頌延平王開臺復臺的豐功偉績,鄭成功又被稱為“鄭延平”。
鄭成功的軍政生涯起點在南平市延平區(qū)。在閩江起點的延平,是鄭成功“延平王”的封號地,也是海峽兩岸“延平”地名的根?;蛟S是英雄故里對“延平”有特別深厚的情懷,持續(xù)600余年的中國元、明、清的路、府名“延平”,在民國初的閩南,成為“延平鄉(xiāng)”(今南安市石井鎮(zhèn))之名。1944年,鰲峰山麓又誕生了著名的南安延平中學……
名人曰“愛國愛鄉(xiāng)愛自己”,生長在閩江起點延平的我,自然對“延平”也有特別的情懷。2024年8月16日,我參加紀念鄭成功系列活動,滿足了漫步石井延平路的愿望。
隔日,金秋送爽,藍天白云。鄭成功農(nóng)歷誕辰一早,我們從延平東路起點上山登到鄭成功廟祭拜英雄,仰望廟門“敕封延平王”豎匾。海風習習,彩球飄飄。我們與巍峨聳立的底座刻著“民族英雄”“延平王”“護國天尊”的鄭成功石像合影,再到鄭成功紀念館參觀碑林。作為延平人的我,還與老少家人一道輕輕走進清康熙皇帝下詔建的“延平郡王祠”瞻仰。
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延平郡王祠坐落在石井鰲峰山麓的延平小區(qū)。兩岸尊奉鄭成功的廟宇及各地鄭氏宗親會,都視這為鄭成功祖祠的發(fā)源地。我見此時浙江省蒼南縣鄭成功研究中心的鄭氏友人正在查閱族譜。蒼南有座鄭成功紀念館十分壯觀,是當?shù)剜嵤献谟H籌資建的,捐建者祖先早年是從石井遷去的。石井還成為了祖國各地愛國主義教育的“打卡”勝地,也是海內(nèi)外各地華人和鄭氏宗親“朝圣”目的地。
離開延平王祠沒幾步路,我們來到延平東路。延平路在石井為標識性道路,是商鋪旺街,分有東路、西路、南路。這里也是石井鎮(zhèn)古代最中心的街道。
由3000多人組成、綿延近千米的27支踩街隊伍從鄭成功故里文化園出發(fā),舞龍舞獅方陣、明代福船“成功號”實體方陣、溪東十八猛士鼓、健身氣功隊、宋江陣、腰鼓隊等各具特色的表演方陣輪番上演。他們身著盛裝、激情表演,為延平路現(xiàn)場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狂歡。
鞭炮鑼鼓聲漸近,鹽米花水開路,我從延平東路融入浩浩蕩蕩的踩街隊伍。這一天,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匯聚于此,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年過古稀身著主辦方發(fā)放的印有龍圖龍字之紅衫的我,猶如少年時在家鄉(xiāng)過節(jié)一樣,跟著興高采烈的隊伍追前跑后。
踩街的隊伍不止有南安的、惠安縣成功廟的,還有廣東省汕尾市、臺灣省的同胞,甚至有東南亞僑胞。隊伍走走停停,既接受沿街商鋪單位、居民的禮炮恭迎,也以表演增強氣氛。
引人注目的“十八猛士鼓表演方陣”是由石井溪東村村民組織的,通過踩街,讓鄉(xiāng)人追憶當年跟著延平王東渡臺灣十八猛士的英勇事跡,讓后人傳承他們的愛國精神。明代福船“成功號”實體方陣作為壓軸出場,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鄭成功率領艦隊橫渡臺灣海峽的壯麗景象,以及從延平郡王到開臺圣王的光輝歷程。
踩街隊伍演出令人目不暇接。街道兩旁擠滿了前來觀看的市民和游客。踩街里程超過3公里,大家全程歡呼雀躍,掌聲雷動。
“我們從清晨六點上崗,忙到大中午。雖然辛苦,但也樂在其中?!本S持踩街隊伍秩序的交警說。
2024年,注定是“成功文化年”。從年初到年底,不僅是海峽兩岸、鄭成功出生地在沸騰,祖國的大江南北也在通過不同的方式共同緬懷民族英雄鄭成功,也都不約而同地來到英雄故里石井民間慶祝鄭成功誕辰400周年紀念日。這一年,我家小子,在南方的海濱、山區(qū),北方紀念館、大漠邊疆,見到威武的塑像、騎馬的武將,總愛追問“是不是鄭成功”?他還知道“通洋裕國”是鄭成功在延平說的。
早在1646年的春天,文武雙全的鄭成功就在延平向南明隆武帝獻策提出以“通洋裕國”為核心的“延平條陳”戰(zhàn)略。“通洋裕國”至今被人津津樂道。
延平東路12號,是號稱“泉州南門外第一大厝”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南安“中憲第”,我在這里看到熟悉的臺南鄭成功祖廟正殿之照,祖廟正中掛著南安“中憲第”主人鄭汝成于1771年題的匾額“三奎世錫”。我駐足閱覽古厝墻上的鄭汝成其父“鄭運錦傳略”,我腦海中仿佛出現(xiàn)一幅古代石井人秉承“通洋裕國”理念,果敢拼搏,通過“航運”“海貿(mào)”開發(fā)建設臺灣,推進兩岸文化和情感交流的史實長卷。
從“中憲第前言”中,我看到為中憲第獲得國保單位做出卓越貢獻者名單中,有南平成功文化社團熟悉的石井延平王祠管委會主任鄭新新先生。“兩地同延平,共敘成功緣”,2024年南平市鄭成功研究會、南平延平郡王祠管委會組團到成功故里參訪。
當時,“中憲第”正在展出主題為“海峽歌英雄,翰墨頌成功”的書畫展,其中有南平市鄭成功研究會選送的三幅作品。鄭開初(網(wǎng)名“雙南”),生長在南安,工作退休在南平,幾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地為南平“延平文化”發(fā)揮其智慧,促進“山與?!睌y手融合,共同講好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故事。
落日余暉,夜幕降臨,英雄故里萬家燈火紀念鄭成功誕辰400周年,延平路、英雄故里文化園和石井江海的夜景被燈光襯托得更加亮麗,更加迷人。
我耳邊傳來石井延平王祠負責人鄭鑫松那自豪、激動的直播聲。通過直播內(nèi)容,查閱相關資料,得知與石井延平路相融的石井鎮(zhèn)營前村,過去以“挖海蠣”出名,改革開放的號角,喚起了英雄故鄉(xiāng)人“航船合攻,通洋裕國”的信心和決心,村民以航運為新興產(chǎn)業(yè),力求延續(xù)鄭成功當年開創(chuàng)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
據(jù)說,如今南安人掌握的總運力超過400萬噸,而石井營前村就興辦了36家航運公司,150余艘船舶,運力超過300萬噸,石井營前人縱橫四海,成為實實在在的“中國航運第一村”。在2024年“中國航海日”,英雄故里舉辦了“首屆石井營前航運文化周”,為先賢獻上了“成功400”的大壽之禮。
民間自發(fā)的“成功400,巨輪啟航”海上燈光煙花秀,為2024年8月17日英雄故里紀念鄭成功誕辰400周年活動,緩緩地拉上帷幕。我見16.62米高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塑像更加光焰奪目,英雄故里格外輝煌燦爛。
此時的我,內(nèi)心澎湃:延平王鄭成功“論功何止垂華夏,萬古雄風壯海濤”!
【稿費說明】對本網(wǎng)刊登的作品,如作者能提供證明其著作權,請第一時間主動聯(lián)系我網(wǎng),我網(wǎng)將按照《閩北日報》的稿費標準給付作者稿酬。如不愿意接受稿費,我網(wǎng)則立刪除該作品。如第一時間,未能聯(lián)系我網(wǎng)(需提供手機聯(lián)系通話記錄和郵箱版權申明郵件),視為默認我網(wǎng)刊載作品,我網(wǎng)對作者提請撤稿之前的版權訴求,概不負責。
【聯(lián)系方式】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7樓。電話:0599-8868501、18650668593。郵箱:greatwuyi@163.com
- Copyright ? 2022 GREATWU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武夷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
- 福建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5120180004]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113330003] 閩ICP備2022011400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8868501 舉報郵箱:wlzx@mbdaily.cn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 全國非法網(wǎng)絡公關工商部門舉報: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12390
- 單位地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qū)梅峰路45號報業(yè)大廈7層 廣告熱線:0599-8868501